大湾区诞生了“超级都市圈”?惠州这个TOD新城要出圈了!


国庆长假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又传出一则重磅消息:香港将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构建深港同城圈


深圳和香港融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将不仅仅局限在两个城市内部,更会辐射到毗邻两城的大湾区节点城市,譬如东莞和惠州。


0
1

深港融合大动作

规划北部都会区,构建深港同城圈


10月6日,香港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在香港北部建设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额外开拓约600万平方米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丨北部都会区示意图(图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根据规划,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未来,这里预计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提供65万个工作岗位。(数据来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和香港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7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双城”香港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丨“双城三圈”(图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此外,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五个铁路项目,包括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延伸北环线、东铁线,并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


丨香港北部都会区现状(图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从这里可以看出,香港构建的北部都会区,与深圳相连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轨道交通。换言之,“双城三圈”聚集的资源将通过轨道交通向周边城市流通。


未来大湾区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也将是轨道交通延伸的一个个站点,尤其是枢纽站点。



0
2

融入万亿级都市圈

抢占轨道交通外溢利好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7670.24亿元。而2020年香港的GDP为27107.30亿港元,约合24103.74亿元人民币。


深圳和香港加起来的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两者构建的都市圈属于5万亿级别的“超级都市圈”。


对于这个超级都市圈,要说不动心是假的事实上,惠州一直致力于“融湾入圈”,早在今年4月,就全域加入了深圳都市圈。


丨粤港澳大湾区11城经济情况(图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4月25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公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强调,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并明确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这是以广东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公开文件中首次公布深圳都市圈的范围。


丨广东五大都市圈示意图(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不仅如此,深圳都市圈还明确以深圳、东莞、惠州为都市圈主中心;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为都市圈副中心。(资料来源《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作为深圳都市圈的主中心,惠州的配套规划十分硬核,仅是连接深圳就规划了6条轨道交通。


a. 深惠两地规划6条轨道交通相连


目前,惠州至深圳已规划6条轨道交通相连,其中3条高铁,分别是厦深高铁(已通车)、赣深高铁(预计2021年12月底通车)、深汕高铁(在建);2条城际,分别是深惠城际(规划)、深大城际(规划);1条地铁,为深圳地铁14号线(在建),明确东延至惠阳,未来将经过惠州南站。


这6条轨道交通,涵盖高铁、城际和地铁,无论是跨城出行,还是双城通勤,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丨厦深高铁惠州南站


b. 2.2万亿织密大湾区轨道交通网


除了深惠两地规划互通的轨道,广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也对大湾区轨道交通有新的规划。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4.6万亿元,其中仅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达2.2万亿元,占比近一半


届时,广东轨道交通网络将更为密集,“轨道上的大湾区”呼之欲出。


丨广东省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布局示意图(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c. TOD新城成为城市快速崛起的利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TOD模式已在世界各大都会被广泛应用,并被有效证明其在沟通城市资源和促进城市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在大湾区,广州南站就是TOD模式的典型代表。


广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了TOD模式开发,依托4条高铁线路、3条城际轨道、4条地铁的便捷交通优势,奠定了其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核心枢纽地位。


丨广州南站相关轨道线路及其重要途经站点


在惠州,同样有一座以TOD模式打造的TOD新城。


2017年,惠阳发布《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南站新城片区(DSNZ)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规划南站新城片区占地约11.86平方公里,打造可容纳26万人居住的TOD轨道新城。


丨惠州南站新城效果示意图


根据规划,南站新城将建设14所学校、18所幼儿园、2所大型医院,32处教育配套、大型商业综合体、博物馆、智慧楼宇……构建集教育、购物、休闲、娱乐、衣食住行等多维度配套为一体的活力城市。


丨惠州南站新城控规图(来源:惠阳区住建局)


依托TOD模式,惠州南站TOD新城一旦建成,将成为大湾区的一个区域“流量池”,助力南站新城片区快速崛起。



0
3

惠州南站TOD新城

未来的生态人居新城


作为中国头部房企,碧桂园集团一直以来专注房地产的研发、设计,连续第五年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位列第139位,连续5年实现排名攀升;并登顶“2021年中国房企稳健经营二十强”榜单。


对于开发一座TOD新城,碧桂园有足够的实力。


2017年,政府与碧桂园携手共建南站新城片区。碧桂园计划投入总额约1000亿元资金,打造惠州首座立体生态城市,并对标深圳的产城融合TOD大城——碧桂园·南站新城


丨惠州南站新城效果示意图


a. 坐拥3条轨道交通,畅达大湾区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有3条轨道经过惠州南站,分别是厦深高铁(已通车)深汕高铁(在建)深圳地铁14号线(在建,未来规划延伸至惠州南站)。可想而知,未来南站新城所拥有的前景。


丨惠州南站未来将有3条轨道经过


可以这样畅想,拥有3条轨道交通的南站新城,打破了城市通勤的壁垒,缩短了大湾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将不再是梦想,同时给予刚需群体更多的置业选择机会。


b. 立体生态城市,未来城市生活典范


根据南站新城规划,明确提出将南站新城片区发展目标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服务平台(RSP),设计目标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立体生态城市


立体生态城市是怎样的?立体分层交通垂直绿化系统高线公园海绵城市等前沿设计理念在这里实现。


丨高线公园效果图


c. 配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家门口上学


碧桂园、惠阳区教育局、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华南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打造了一所优质的公办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小学


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小学实景图


学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36个班级,可提供优质公办学位1600多个,是一所高标准、高规格、高颜值建设的花园式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小学采用了垂直绿化系统,孩子上学不仅离家近,还可以随时拥抱大自然。


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小学实景图


碧桂园·南站新城,是一座依托惠州南站新城规划而生的湾区产城融合大城,也是未来生态人居新城。



目前,碧桂园·南站新城主推户型建面约85㎡-142㎡3-4房,其中85㎡户型更是采用市面上少见的三房两厅一卫设计。天寰组团13栋新品加推,超高性价比!


 85㎡户型 

精巧三房布局,餐客厅相连,方正实用,全卧室飘窗,3.6米景观阳台,视野开阔,采光通风俱佳。


丨建面约85㎡户型图


丨建面约85㎡样板房实景图


随着香港加入,深圳都市圈的版图变得更加宏大,承接了深港资源外溢的碧桂园·南站新城,将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项目电话:0752-3309999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白云六路碧桂园南站新城销售中心


编辑丨惠州楼市头条

推广 | 碧桂园·南站新城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
2.本宣传资料所涉宣传内容,仅作为项目宣传推广使用,不在任何意义上构成开发商的承诺与要约,具体以政府部门审定的规划设计文件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为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西子湖畔

惠州小破站 » 大湾区诞生了“超级都市圈”?惠州这个TOD新城要出圈了!

地产、商圈、家政、招商、公众号、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私域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