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当前的主要文化环境,不少妈粉为了让孩子将来更好地与人沟通,生活中会注意教孩子学说普通话。
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也面临一个问题:年轻父母要赚钱养家,老一辈带娃无可避免,而他们习惯讲方言。
因此,有妈粉就会担心:在普通话和方言混杂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感到混乱吗?孩子讲普通话带方言口音的话会不会被嘲笑?……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对于生活在惠州的妈粉来说,可能就会面临粤语、普通话、客家话、东北话、四川话等多种语言的选择。
各地方言都具备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也让许多家庭在“教不教孩子说方言”这个问题上纠结不已。教吧——会担心复杂的语言环境,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更怕方言说习惯了,不利于普通话学习。
不教吧——又怕孩子数典忘祖,错失了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语言的学习上,人们往往只看到语言本身的不同,却忽视了不同语言背后的趣味和魅力。
小编认为,父母只有正确地看待多元的语言环境,才能够帮助孩子打开视野,在多元的世界成为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而另一方面,成人在生活中如何回应和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提问、思考,也对提高儿童语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话和方言其实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老一辈和孩子讲方言时,妈粉们也不必过分紧张。
在刚开始语言学习时,孩子可能会经历短暂的迷茫期,妈粉们可以用如下方式应对:
②跟孩子说明不同语言的使用场合。不同的语言,只要在合适的场合说出来,就不会成为大问题。在家里和爷爷奶奶讲话时,可以使用方言;而在学校等公共场合,更多地引导孩子去讲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学会在不同场合无缝切换不同的语言。
妈粉们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说说
“你会让孩子讲方言吗?”
“有没遇过什么语言引发的尴尬呢?”
期待你的答案哦
本文由惠州妈妈派原创整合出品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惠州妈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