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惠州电台
今天是我国第44个植树节。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在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的同时,注重“增绿”与“增收”并重,努力实现绿色富民。
其中,惠阳区镇隆镇井龙村就以保护利用荔枝林为抓手,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绿色经济发展,让村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走进惠阳区镇隆镇井龙村,村道两旁、村民房前屋后尽是郁郁葱葱的荔枝树。在井龙村黄竹沥村小组的荔枝古树公园里,有13株600年树龄的荔枝树。一棵棵粗壮的古荔枝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其中最老的一棵需要三四个人才能环抱。说起古树公园的建成,村民温莲友满是欢喜。
村民温莲友:
以前是果园,草和树叶,又没路走。现在做公园,做的好靓。平时走一下,走那头去到这头来。没想到今天这么好彩,搞得这个果园这么漂亮。
井龙村位于镇隆镇西部,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农业生产以种植荔枝、水稻、蔬果等作物为主。其中,全村种植荔枝约6000亩,主要为糯米糍、桂味等优质品种。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荔枝树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绿化树种,打造荔枝树古树公园的想法由此产生。
井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吴祖建:
因为当时我们是结合乡村振兴,我们结合古树的保护,向上面申请。第一方面是保护我们的古树,另外一个结合我们的乡村振兴,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可以让村民日常休闲运动的地方。开始的时候是这么一个想法的。
镇隆镇素有“荔枝之乡”的美称,人工种植荔枝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繁荣的荔枝经济也深深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井龙村黄竹沥村小组组长刘仕如介绍,古树公园在2018年建设,占地19亩,60%的古树属于村民所有。但在征求意见时,村民全部同意无偿让出,这让他感受到村民绿化美化井龙村的热情。刘仕如说,靠着古树公园最近的刘庆茂一家最积极。
刘仕如:
当时每家人是一棵的,当时我们开小组会议的时候,整体要纳入一个古绿植公园。那份表决100%签名,按过手指拇的,就说无偿的。一个村民现在92岁,当时说她说这个果园都有翻身的一天。
依托荔枝这一极富当地特色的树种,井龙村焕发出浓浓的“绿韵”,也带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如今的黄竹沥荔枝古树公园,已经成为镇隆荔枝文化品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广东国际网络荔枝节之丝路行暨惠州(镇隆)首届东坡荔枝文化节(第十一届镇隆荔枝文化节)”活动的开幕式就在黄竹沥荔枝古树公园举行。
吴祖建说,在绿化美化乡村的道路上,井龙村更是走出了致富路。
吴祖建:
很多都家里面房前屋后都种上荔枝,因为荔枝呢它一个是常绿,观赏性很强,也会带来经济效益。原来大概三四千亩,近几年我们统计的就有6000多亩了。这几年我们大力的宣传,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慢慢地村民都想通过荔枝种植来致富。
现在距离今年的荔枝采摘季还有一段时间,但镇隆荔枝品牌宣传、收购商联系等工作早已开始筹备。吴祖建表示,他们将继续支持当地合作社延伸荔枝产业链,进一步拓宽荔枝深加工产业。
吴祖建:
支持我们的合作社,一个就是我们的鲜果的推销、卖到外面去。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第二产业,支持我们的合作社建立这种烘干荔枝、荔枝干的一个加工。因为荔枝鲜果的话,它保质期是比较短的,通过我们的烘干荔枝可以保存的时间比较长。
井龙村是我市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深入推进“绿美惠州”大行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在乡村绿化美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国家森林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去年,全市投入乡村绿化建设资金365万元,完成村庄绿化21个,农村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这一过程中,各地以“绿满家园”活动建设为契机,以“绿”富民,让老百姓的口袋得实惠。
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大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力度,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绿化美化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不断加强森林村庄创建,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的绿色亮点,持续开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新局面。
来源:惠州电台
编辑:杨荧
责任编辑:崔丹丹
监制:焦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惠州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