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强市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市自然资源局高站位谋划全市海洋经济发展,通过精心组织开展海洋经济工作系列座谈交流活动,多方研讨“十四五”时期惠州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新举措,为推动新时期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谋篇布局。
在此基础上,市局高起点开展《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订了规划大纲与调研方案,组织对市直有关部门、重点项目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惠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挑战,研究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时序安排和重点项目等,为海洋强市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
市自然资源局以贯彻落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为切入点,多次组织国家、省相关技术团队前往深圳盐田港、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就参与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与深圳进行全面对接,探讨了惠深两市海洋产业协作发展的实施路径,就建立惠深两市海洋协同工作机制的达成初步共识,为推进惠深海洋深度合作、建设海洋强市构建机制保障。
加速产业项目落地发展
产业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遵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鉴于国家(省)重大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市自然资源局对国家(省)重大项目用海工作施行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加速推进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配套工程用海、惠州LNG接收站项目和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等产业在惠州的发展。
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做好海洋资源调查监测和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开展春、秋两季调查,组织开展海洋生物生态资源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沉积物、水文等方面的40多项调查指标。根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浮游动物等不同类型生态灾害的应急监测工作。
全年累计外业采样获得检测数据约4000个,初步形成生物资源调查监测总结、应急监测情况报告等技术报告,为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2.完成海岸线综合整治修复整体论证项目
市局组织开展惠州市海岸线整治修复整体论证工作,现已完成《惠州市海岸线生态修复基础调查报告》《惠州市海岸线综合整治与修复论证报告》(含相关图件资料)、建立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库以及岸线综合整治与修复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技术成果。该项目中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岸线整治、岸堤生态化建设等成果,已纳入省级生态修复项目库或已组织实施。该项目为惠州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3.开展海洋经济运行评估方法研究
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市局掌握惠州市海洋经济产业分类、结构、分布和产值等基础数据,在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惠州实际情况,摸索适合惠州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制度和评估方法,构建惠州市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目前已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惠州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制度和评估方法。
坚决制止违法用海行为
一直以来,市局对内多次开展生态文明和守法教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依法依规用海意识;对外有计划的组织对辖区内项目用海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用海情况,重点关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强化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建立疑点疑区排查制度,建立动态监测、执法核查、立案处罚相协调机制,全面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为贯彻落实好海洋督察整改工作,市自然资源局聚焦于海洋生态修复、入海排污口整治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报及评估、用海审批及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依法持续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地方政府依法落实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海洋兴则经济兴,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色增长极”,接下来,惠州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继续合理高效利用海洋、坚定不移保护海洋、协同奋进发展海洋,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紧密结合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强本市涉海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多个维度出发,全力推进惠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建设新型海洋强市。
END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