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找了!麦地市场里的「无牌肠粉」,街坊们一吃就是14年...


「 藏在市场里的竹蒸肠粉 」



开在黄田岗市场里的肠粉店

喧闹、蒸汽、光束拼凑成热气腾腾的生活

炖盅、肠粉、米丝就是这个小店的全部

招牌老旧掉色直至拆除

就算没有好看的陈设依然门庭若市





//





黄田岗市场的热闹,似乎是住在麦地的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藏不住的生活感镜头画面,定格在目光所及的每一处。


一日三餐的开始,就是市场里新鲜的菜品和蔬果。



那些并不起眼的生活瞬间,不是因为在细碎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而是平凡生活的模样本身就充满了明媚的色彩。



不太大的黄田岗市场,纵横的道路汇集了50多家摊档,入口处水果的芬香迎面而来,并不杂乱的市场里,多的是提着袋子的街坊。



“走吧,今天带你去市场里吃竹蒸肠粉~”

“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进门直走到头,再左转,难找就对了!”






“原本是有招牌的,太旧掉色了,就拆了。”


黄田岗市场里,多的是街坊匆匆买菜的身影,到处都是人挤人的地方很容易忽视这浅蓝色砖墙之下的“烟火小档”,门口的蒸汽与阳光错落出丁达尔效应。


光,因此也有了可以被抓取的形状。



研磨的米浆利落爽快的倒在簸箕上,运用手臂的力量让米浆均匀的铺满,轻薄而米香十足,再利用蒸汽的温热让米浆快速熟透变得晶莹透亮。


淡淡的竹香,在蒸汽挥发的同时四散涌入鼻腔。



蒸熟的肠粉透亮可见簸箕的纹理,刮板将肠粉整理成条状再放于铁盘上,阿姨熟练的淋好酱汁。没有点餐系统,没有手写菜单,凭着记忆就能知道每桌客人点的菜品。


这是老店阿姨们“隐藏”的技能。



早上九点的阳光,不偏不倚的打落在制作台上。老板熟练地做着,14年的手艺让每个动作都烂熟于心,所需的食材和用料都是在市场新鲜采购。



不要因为难找就放弃!这家“宝藏”老店除了制作的时候用了簸箕这一关键工具,让肠粉多了一层香气,酱油和配菜也是让可以让人连连称赞的好味!





 / 蛋肉肠粉 / 


朴素的蛋肉肠到底有什么魅力。


肠粉,透亮软嫩,米香味浓的同时还有一些弹牙的口感,不会过于油腻;酱油,自家调制,用的是土榨花生油,油香扑鼻;辣椒,独家腌制,咸辣过瘾,爽脆入味。



从米浆到酱料都做到了用真材实料去体现食材的本味,肠粉伴着酱油的香味在口腔中留下余香,不知不觉中就吃完了一盘。



 / 蒸米丝 / 


没有精致的摆盘,靠味道俘获一众惠州食客,蛋蒸米丝也是店内熟客必点的美味之一。蒸熟的鸡蛋覆盖在米丝上,加入了调制的酱油还略带胡椒粉的香味,是说不出来的熟悉。



米丝还保留着韧劲,阿姨说不仅仅是调味很关键,就连米丝泡水的时间都很有讲究,正是因为这每一处细节都用心对待,所以装载味道回忆的美味,才得以营业至现在。



 / 苦瓜猪肉汤 / 


凉瓜清热很适合在湿热的广东饮用,温温热热的炖汤随着喉咙滑入胃中,热度从内向体表慢慢散开。甘甘的清甜在舌尖停留,这份属于苦瓜独有的滋味,很是上头~



汤汁清冽,在口中慢慢回甘,喝着暖暖的炖汤享受一日的开启,惬意的早餐会给人带来满满的活力。



如果非要在惠州选一家好吃肠粉

那我一定会选择“家楼下那家”


不仅仅是因为肠粉本身的味道牵绊了我

更多的是因为在数不清的时间轴帧中

上学、上班、生活等

那些匆匆奔赴生活的片刻

这样一份肠粉成为了每日早晨的「能量」



所以…

还有哪家你“私藏”的早餐店

评论区等你来留言


//


LOCATION

伊丽莎白妇产医院(黄田岗路口)[公交站]


详细地址

惠城区麦地黄田岗市场进门左侧


营业时间

6:30-11:00



– END –


本内容不包含任何商业广告
*原创归美食惠州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探店电话:18819690000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食惠州

惠州小破站 » 太难找了!麦地市场里的「无牌肠粉」,街坊们一吃就是14年...

地产、商圈、家政、招商、公众号、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私域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