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2 期 –
–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人来人往的车站和一张张通往家的车票
年味是阳台上挂着一串串的腊肉腊肠和远处的鞭炮声
年味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当空气里都裹挟着浓浓年味的时候
就意味着春节要来了 :)
– 在越来越淡的年味里
– 惠州这两条街的年味依旧浓郁
老城区里的 · 年味水东街
对水东街印象最深的是每年过年前
早早就缠着大人往水东街去
因为这里,有我最喜欢的零食和鞭炮
斑驳的老城里,依旧挡不住这浓郁的新年氛围
走在这里,就像回到儿时一样,扯着爸妈挤进每一家商铺
手写对联是水东街的特色之一
至今仍旧怀念看着外公打面糊、写春联的时光
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气息,年味感十足
惠州特有的新年零食,在水东街都能找到
蛋散、油角、糖环、糖冬瓜、糖莲藕……
每一样都有着满满的儿时记忆
香酥脆口的蛋散总惹得人吃到停不下来
还记得妈妈总会在一旁念叨不要贪嘴吃多
直到现在
每次吃到蛋散都还会记得妈妈说的话
油角是每年过年都必不可少的小吃
里面塞满了糖、花生和芝麻
从擀面皮,包油角,到下油锅炸
制作油角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讲究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糖环
一个大圈包裹着数个小圈
也寓意着新的一年吃了会团团圆圆
除了金黄香脆的蛋散油角糖环
糖冬瓜、糖莲藕、糖椰片、橄榄
也是新年里招待客人少不了的小吃
它们外面都裹着一层糖粉,吃起来甜蜜蜜的
只有吃过了它们,新年才叫“完整”
– 这些都是客家人特有的新年小吃
– 虽然没有精致华丽的包装
– 但却有着其他小吃无法替代的感情
每一家商铺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装饰的
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夹杂着不同的吆喝声
惠州人的年味,也在这逐渐体现
在水东街的商铺里老板基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
每年春节前来这里,我都觉得这是离「年味」最近的地方
放眼望去,引入眼帘的都是红彤彤的年味
红包、对联、福字、特色新年小吃…
这里有着惠州人的独特记忆
热闹齐全的 · 年味数码街
每年新年前都会“短暂”出现的数码街年货街
每一个小小的摊位前,都挤满了人
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下,这里的年味显得异常浓厚
想要一站式买齐家里所需的基本年货
糖果、饼干、干货、茶叶、对联、红包、灯笼…
来数码街都能买到
过年与亲朋戚友唠嗑,少不了各种不同品种瓜子
红瓜子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一种
在聊天叙旧之间,红瓜子也变得更有意义
各种果干也是不能少的
葡萄干、奇异果干、山楂干、芒果干…
酸酸甜甜的口感,吃得停不下来
阳光下的柿饼,让人忍不住想买上几个
咬下一口,软糯糯的,满口清甜
外干内润的柿饼,陪伴着我们度过舒适滋润的度过新年
有人管它叫牛耳朵,也有人管它叫猫耳朵
无论是哪一种叫法,它都承包了我们整个童年
那时候的不开心,总能被一袋「耳朵」而治愈
小时候总小心翼翼揣在兜里的徐福记金币
现在也依然是许多小朋友的挚爱
金灿灿的“金币”下包裹着香甜的巧克力
装满一兜,便能满足一整天
“过年要有徐福记,才有过年的感觉”我妈说到
是啊,徐福记就像是新年的另一个代名词
过年,又怎么能没有它
中国人的新年习俗,走访亲戚不能两手空
旺旺大礼包、牛奶糖、瑞士糖都是伴手礼的“首选”
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再拿上两桶嘉顿饼干或是蛋卷
体面的伴手礼就解决了
–
这里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零食年货
总能买到合你心意的一款
经典的利是封、有趣的利是封
手写的对联、精致的对联
这里都有能满足你喜好的年货
买一对灯笼挂在家门口
鞭炮、福结往家里头挂
年味在一物一纸的布置中更加浓厚了一些
小时候一年里最期待的便是过年了
在越来越淡的年味里,每年只要来到这两条街
都能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浓郁的年味
欢声笑语里,是喜气洋洋的新年
贴春联、粘福字
年到了,福气也到了
「春节」真的是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节日啊~
– 距离春节还有4天
– 你家的年货都置办好了吗?
-END-
编辑 | 西小菌
西子影像 | 西小ju
未经允许转载
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食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