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串!江北的「报刊亭」居然卖起了麻辣烫?



■■■

城市的报刊亭,满是故事

报纸杂志续写,城市纹理


■■■

爱不释手的漫画和书籍

停留在街边沉浸式地阅读


——————————–

「惠州 · 逐渐消失的报刊亭」

是被文字承载的“限定版”浪漫光景



《读者》《意林》《知音漫画》

在短视频还不流行的岁月里

被老师没收的杂志才是我们的“珍宝”





曾经的报刊亭是一个城市流动的文化风景线,在车水马龙的快节奏生活里给过路关注身边事的人带来丝丝暖意。报刊的墨水气息浸染着街头巷尾过往的人们,一本本书籍接纳前来停泊的灵魂。



纸媒到新媒体的变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从捧在手上翻动的书页变成了屏幕上下滑动的黑白画面。喜欢的或许不是那些抚摸得到脉络的文字,而是属于书报亭的片刻安宁。



“阿姨,知音漫画最新一期出了吗?”

“老板,来一份今天的报纸。”

 …


青春文学、新闻时事、知识科普、漫画剧情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里汇集,早晨到中午路过的街坊驻足在门前,或是下棋或者聊起家常,彩色的棒棒糖最能吸引小孩子的目光。



旧时的报刊亭,变了。

还卖着报纸杂志的报刊亭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城市的风景圈,那个墨绿且锈迹斑斑的亭子,被冲淡了色彩变得干冷瘦弱,仿佛准备好明天就要被这个时代吞没。



但,落幕亦或许是生机的展现,报刊亭也有新的存在方式。江北的报刊亭改造成了一家小花店,浪漫的日子里买上一束花,也是对生活满满的仪式感~



我们太早去拍,可惜没能遇上它开门,但是情人节的今天如果你有幸路过这家店,记得买上她爱的鲜花? ? ?




没想到在惠州还能遇到这样一家“奇妙”的麻辣烫小店。

代阿姨说这原本是一个小型的书报亭,后来卖不动了,5年前决心离开纸媒索性改成了一家小吃店,来往等车的人也能享受这一刻的温热。



店内的空间不大,约5㎡的空间里暖意洋洋。阿姨刚开始准备菜品就有人陆续来点单了,干净的食材自制的锅底,成为了这家小店的“招牌”。



① 各式各样的肉丸串串

龙虾丸、肉燕、猪肉丸、牛肉丸等多种丸子在锅中沸腾翻滚,胖乎乎的模样诱人不已。带着点汤汁送入口,顾不得烫只想囫囵吞下。



②各式各样的牛杂&火腿

店内的牛杂也是新鲜现切,经过锅底的汆烫被香辣包裹,丝丝入味。童年时候的回忆淀粉肠不管怎么做都好吃。



③各式各样的蔬菜

除了肉类还可以点上自己喜欢的蔬菜加在里面,菠菜、娃娃菜、生菜、藕片等,荤素搭配才吃的更加过瘾啊~



④各式各样的粉面

这里当然还有主食,番薯粉或者是桂林米粉等都可以选择,那么多加起来不过10+元的价格,可谓是平价麻辣烫中的绝绝子了。



阿姨秘制的腌萝卜和辣酱也是不容忽视的点睛之笔,酸辣开胃每一口都脆卜卜,青辣椒圈不怎么能接受辣的慎点,吃完飙汗!



没想到报刊亭的改变,依然逃不开“温暖”的定律。从前是靠书籍拥抱过往孤独的众人,现在是用美食驱散冬日的寒冷,属于报刊亭的独特魅力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消逝和新生会在同时发生,不管是旧时那个阑珊的报刊亭亦或是现在各种被赋予“新使命”的小空间,只要有人还曾记得在这城市一角,还有过这样一个地方成为时代的印记。




觅食地址

江北文昌二路公交车站旁


营业时间

10:00-22:00(2月15日后启市)


– END –


扫码加入「美食惠州-美食分享群」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美食新店资讯
还有超多美食福利等你哟
进群跟着小食神吉春,吃遍惠州大街小巷吧




本篇内容不含任何商业广告
*原创归美食惠州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食惠州

惠州小破站 » 1元/串!江北的「报刊亭」居然卖起了麻辣烫?

地产、商圈、家政、招商、公众号、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私域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