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了,江北新落成「客家围屋」,足足1000㎡


2005-2022年


夕阳将余晖打在青色的瓦墙上,又将围屋的影子拉得老长,夜幕降临,土楼前灯火璀璨。
这是广窑记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准备迎接又一个,有故事的夜晚。




从竹园到广窑记

这条路,走了17年



2005年末,汝湖镇,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搭建起一座农家小院,潜心研究客家农家菜,并将林荫小道、水车和鱼池搬进院子里。渐渐地,吸引了一批老食客,小院也成为他们口中的“第二个家”。


说起这个小院,地道的惠州人都不陌生,它便是广窑记的前身——竹园农家饭店。从竹园到广窑记,这条路,整整走了17年。
 


 埋头17年,为这句“涯系客家人” 

抬头看路,埋头赶路。从打杂到大厨,从竹园到广窑记,17年的坚持,只为一句:涯系客家人

《品尝的科学》一书里说过:“食物会被写进回忆和情感里,反之亦然。”将客家情融进一米一饭,让每个思家人都心有归宿;借助本土客家风味,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早就成为广窑记人刻在骨子里的使命。


 

 客家人公认,窑鸡世家 
 
一句“到客家,坐上客,吃窑鸡”,把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窑鸡世家”。广窑记也因此跻身点评网客家菜Top1,更是CCTV的上播品牌
‍‍‍‍‍‍‍‍‍‍‍‍‍‍‍‍‍‍‍‍‍‍‍‍‍‍‍‍‍‍‍‍‍‍‍‍‍‍‍‍‍‍‍‍‍‍‍‍‍‍‍‍‍‍‍‍‍‍‍‍‍‍‍‍‍‍‍‍‍‍‍‍‍‍‍‍‍‍‍‍‍‍‍‍‍‍‍‍‍‍‍‍‍‍‍‍‍‍‍‍‍‍‍‍‍‍‍‍‍‍‍‍‍‍‍‍‍‍‍‍‍‍‍‍‍‍‍‍‍‍



 一砖一瓦,尽显客家风情 


相比之下,江北这家2.0版的广窑记,“家的记忆”更深一层。

以客家围楼为灵感,青砖土墙、青石天井、阁楼厅堂房廊院,环环相扣,隔而不断。置身其中,客家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招牌窑鸡

客家人都推荐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来广窑记,怎么少得了点上一道“招牌窑鸡”。申请过国家发明专利的鸡,大抵会让食客觉得更别致美味一些,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吧?



“龙门原种胡须鸡”

想成为背书强大的鸡,必须经过层层选拔。首先要有好的出身,只选2.6斤左右的龙门原种胡须鸡,光是这一门槛,就让其他族群的鸡望而却步。



“现窑烧制15-30分钟”

光有好出身还不够,须得经过多重考验,洗净、吊干、腌料、窑制15-30分钟,才能上得了“窑鸡世家”的待客餐桌。



“客家围屋摆盘”

以客家围屋为底,烛火温热,切好的窑鸡被整齐铺在顶上,寓意团圆欢聚,能坐下来一起吃的都是难得的缘分。




这7道客家经典

土味满满



· 三杯大肠

老食客不用看菜单就能点出的,还有客家经典三杯大肠。一杯香料酒,一杯酱油,一杯花生油,汁水粘稠,味道醇厚,过瘾两字也不足形容。

· 咸蛋黄酿五花肉

客家人万物皆可酿,以五花肉作为酿的外衣,塞进咸蛋黄。泛着金黄色的光芒,犹如一轮明日挂空,美味又喜庆,深受惠州人喜爱。


· 竹香莲藕丸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道竹香莲藕丸。食客一下单,厨房师傅便赶着打捏,丸子内含莲藕粒,又沾染上竹子的清香,极为爽口。


· 客家自磨豆腐,豉汁蒸鸭嘴鱼


· 家乡碌鹅,五指毛桃蒸土鸭





●●●


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越是朴实无华的菜肴,越能寄托爱乡思乡之情。有时间就常回家吃饭吧,感受一下围屋团聚的温暖,以及跟妈妈一样热情的服务员,生怕你点太多吃不完,时刻准备划掉点菜牌。



桌上有鸡,身边有人,时间就这样定格在这个客家围屋里,人们又找回了记忆中的味道。




/




更多广窑记福利

可扫码查看





广窑记·客家窑鸡

///
 营业时间 
11:00-21:00
 地址 
广窑记·客家窑鸡(江北华昕府店)
旺岗路22号中洲华昕府家园第1栋1层10号2层06-09号







‍‍‍‍‍‍‍‍‍‍‍‍‍‍‍‍‍‍‍‍‍‍‍‍‍‍‍‍‍‍‍‍‍‍‍‍‍‍‍‍‍‍‍‍‍‍‍‍‍‍‍‍‍‍
广告 / 广窑记·客家窑鸡
法律支持 / 林志浩 巫润隆 叶雨婷律师  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
 客家人点个在看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吃喝惠州

惠州小破站 » 17年了,江北新落成「客家围屋」,足足1000㎡

地产、商圈、家政、招商、公众号、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私域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