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游 · 1天 · 惠东县范和村
“说起古村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古屋、古树、古街巷……”
01
与想象中圆圆的客家围屋不同,这里的古围屋方正地排列着,给人一种端正庄严的感觉。走在围屋之间,光是看着古老的围墙和排列整齐的门户,都会产生十足的安全感。
我们最先“找”到的古屋是罗冈围和吉塘围。刚走进罗冈围,红纸黑字的氏族通知便映入眼帘,纯手写的活动通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真诚、有爱的氏族文化。
▎小知识:范和村的古围屋
围屋是范和村最具特色的民居。在历史上,范和村曾以围屋声名远扬于粤东地区。可以将这些围屋看作范和村庄从起源到成型的活化石。
02
▎小知识:范和村的戏剧文化
范和古村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3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每逢重大习俗、节庆等特定日子,戏台都有戏剧演出。对于范和人而言,古戏台唱戏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庆典和难得的文化盛宴,也是邻里乡间一次感情的接洽与融合。
03
稔山市场,范和旁的美食聚集地
01
▎小知识:关于稔山镇
数百年来,归功于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范和村发展迅猛。范和村归属于稔(rěn)山镇,但在历史上,却是先有范和,再有稔山。范和村的地域更是占了稔山全镇的约九分之一。
02
03
在薄饼店旁的小巷里,有一家很大的叉烧店,开在小巷里,没有招牌,来吃饭的人却坐到了店外。我们点了叉烧拼盘,把每种叉烧都试了一遍。还会配上柠檬做的蘸料,吃起来酸酸甜甜很解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01
下午来到范和村的码头,刚好碰上渔民们正在将捕获的沙丁鱼从渔网上取下,也有渔民在一旁整理渔网。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手中的工作,这豪放而包容的态度让摄影师不禁感慨:“他们向大海学到了很多。”
▎小知识:范和村的渔业
来到范和海域生产与生活的渔民,最早可追溯至宋朝末年。最初一批渔民,相传是为了躲避苦摘,从潮州府朝阳县(今潮阳区)一带漂泊而来。(难怪本潮汕人听得懂渔民说的方言!)
02
在谭公庙前,我们发现有阳光的地方都晒满了稻谷,村民正随着阳光的变化转移稻谷晾晒的位置。有个阿叔一边扫稻谷,一边戴着蓝牙耳机听着什么,真是太“潮”啦!
▎小知识:范和村的农业
农业是范和村的主业,从事农业的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70%以上。当地代代农人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种植经验,使得这里的番薯十分高产。
03
///
范和村后面的小山,因形似小肥猪而得名“猪山”,在猪山的顶端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全村的景象。上山下山的草坡也格外上镜噢!
| 草坡 |
| 偶遇白鹭 |
| 大海 |
“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去赶海吧。”
范和村的日落,能够治愈一整天的疲倦。
| 海角灯塔 |
/
“
探索指南 · 范和古村
村里住宿的地方较少,
建议当天来回,自驾出行。
/
导航到范和游客服务中心,
停好车后就可以快乐玩耍啦!
/
疫情原因,
出门记得戴好口罩
做好防护措施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吃喝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