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近30年,养活了整个南坛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色 

//

生活,在这里被剥开漂亮的外衣,

露出了柴米油盐的本来质地。

这里,不同于光鲜靓丽的连锁超市,

菜市场更多的是粗糙与简单。

在这,没人在意你是否不修边幅,

你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生活本色。





 ONE 

逛菜市场,是感受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式


汪曾祺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南门市场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还是由破烂铁皮和布棚组成的,地面凹凸不平,排水不好经常堵塞,布局十分不规范,经过2011年升级改造后,市场里的每个区域都划分清晰,海鲜区、生鲜区、水果区,让人一目了然。


这里的日用品店、水果店、副食品店、五谷加工店应有尽有,还碰到了一个专门卖客家米酒的铺面,大大的瓦罐已经看得出岁月的痕迹,老板说他们的酒都是正宗的客家风味,喜欢的胖友们可以试试!








生活里需要什么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好吃、好逛、丰富,专门来一趟南门市场,你不亏!





 TWO 

菜市场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人

逛菜市场几乎是每个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市场里,每次人还没走到摊位前,只要跟老板的目光对上,那招呼声2米开外都可以听到:靓仔靓妹,买D菜返去食啊,好新鲜的喔!一回生二回熟,连带着和叔叔阿姨们的唠嗑寒暄都富有人情味。

▉  “今天的菜很新鲜噢,看看买些什么!”


▉  “你们要拍照吗?那我把菜摆的好看点。”


▉  “来啦,今天也是来半斤腊肠吗?”


▉  “要不要帮你切片啊,这样你回家煮酸菜鱼就可以直接下锅了。”


▉  “老板娘,我要半边果园鸡,挑老一点的给我哦!”


▉  “今天的葡萄甜不甜啊,我儿子好喜欢吃!”

▉  “我们的糯米皮加了椰汁,跟外面不一样的。”





 THREE 

菜市场周围的美食,都是街坊们的记忆


01/

 燕塘牛奶 


“我们这里什么牛奶都有。”

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牛奶中,燕塘牛奶必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感情的。燕塘牛奶的“玻璃樽”瓶子,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每天早上送奶员把新鲜牛奶送来,放到家门口的奶箱里并收走已经喝完的“空樽”,这场景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YANTANG/




02/

『 南丸包点 


“我们这里的香芋包,别的地方吃不到!”


这家店的店面不大,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也没有网红产品的加持,全靠着传统的包子点心俘获了街坊们的心,住在这里的人都说:“从小学吃到现在工作,味道一直没变过”。


开店二十多年,这里的时间仿佛静止一般,不变的味道、不变的环境…在快节奏的时代,它还是在这里保持着静静又旧旧的样子。




03/

『 光头佬饺子 


“每天现做,每一样都是招牌。”

一开就是十几年的光头佬饺子,是我学生时代记忆的缩影,是就算要迟到也想吃的饺子,这里的饺子都是按斤卖的,附近的街坊都会买8块10块的拿回去当早餐,别看它们的卖相不太精致,但是味道还是很香,有当年的味道!




04/

 南园早餐 


“最多人点的就是蛋肠+甜酱”

这家店,一不小心就开了40年,店里最常看到的搭配就是一碟肠粉和一个炖盅,石磨肠粉再加上秘制甜酱,是很多人忘却不了的记忆。




05/

『 南坛商业街 


“这里啊,以前到凌晨都灯火通明呢!”

曾经繁华一时,如今沉寂落寞,是很多人对南坛商业街的评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惠州高消费群体的必选地之一,当时这里还被称为惠州的“淮海路”,足以见得当对惠州发展的影响,很多人对它的衰落感到无限惋惜。


在这里,那些无法言语的老房子,或多或少都发生过故事,有些故事汇集成历史,沉淀为城市文化的气质。






 FOUR 

菜市场里,最浓的是人情味


小的时候,父母经常会拉着我们去菜市场,当时只觉得很乱、很无趣,到了现在,反而很珍惜这偶尔去一次菜市场的机会。


在菜市场里学着怎么跟小贩杀价、总结哪个店铺的价格最便宜、不经意的“偷”听菜市场里的小八卦…去了一次菜市场才发现真实生活也可以产生这么有趣的化学反应,毕竟,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


·  等等有话说  ·

关于如何更加热爱生活

每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选择

有空去菜市场逛逛吧

你会遇见很多瞬间

让你暂时忘掉平日里的烦心事





文案 / 等等

摄影 / 和森
设计 / 壹铭
法律支持 / 林志浩 巫润隆 叶雨婷 律师  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

点点在看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吃喝惠州

惠州小破站 » 开了近30年,养活了整个南坛

地产、商圈、家政、招商、公众号、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私域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