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附近的街道楼房,大多比较老旧,设施显得不那么先进,但住在这里的人依然有条不紊地生活着,也许这就是一座城市、一条巷道、一幢楼房的时代印记。
这里虽然不似城市中心那么繁华,但它有着自己的热闹节奏,学生上课的时候,这里不吵不闹,林荫路偶尔传来的鸟鸣显得更加动听。
一到放学时刻,这里就热闹了起来,来往的学生讨论着今天的题,出摊的小吃档传来商户的吆喝声,下班归家的人也放缓了脚步…
虽然已经毕业很久,但是每次只要路过这里,看到街上熟悉的建筑,听着教室传来的授课声,总会感到很亲切,好想再穿上校服,重温学生时代的光景。
小小的门店,褪色的招牌,新欣冰世界一开就是十几年,但是每天都会有慕名而来的食客。
卤肉饭+煎蛋是最佳搭档,用勺子拌一拌,每一粒珍珠米都包裹上了厚厚的酱汁,口感偏咸,但是吃一口饭,再吸一口冰饮不要太愉快~
老板一家是台湾人,开店很佛系,店里一直没有重新装修,大概这就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
营业时间 11:30-14:00 16:30-19:30
人均消费 17元
门店地址 惠城区上排沙下路12号(惠州八中右侧)
说起八中学子的“校外食堂”,那一定不能忘了庄记,两荤两素专属的“学生套餐”,糖醋里脊、咸鸡…都是简单的家常菜,但每一样都是老板一家一大早准备的。
每天一到下课,学生就赶紧飞出校门抢位置,店很小,位置很挤,但是阻挡不了学生对它的喜爱。
老文记开了19年了,每到饭点店里都会忙不过来,必点的肠粉、叉烧饭、煎饺、枸杞汤一直陪伴着附近的街坊。
那一碗枸杞汤可以说是很多八中学子的青春了,嫩绿的枸杞叶煮的枸杞汤,加上新鲜的猪杂,味道带着枸杞叶的甘甜清香,搭配着煎饺吃也不怕上火~
每次午饭必点的叉烧饭,饭+青菜+肉,再淋上一勺酸梅汁,是我吃叉烧饭的仪式感~ 阿姨说:每次瘦叉饭都被你们这些学生妹点完了,所以要吃瘦叉一定要趁早!
来这里的都是周围的街坊和学生,店里的人都很热情,说话很大声,走路总带风,也许这就是开店几十年给他们留下的印记。
营业时间 06:00-14:00,16:30-20:00
一家开了整整13年的肉丸粉店,喜欢的那几样卖了这么多年。
店里的肉丸粉分量很足,肉丸可多可少,丰俭由人。肉丸白嫩嫩一颗,咬起来很有弹性,还有胡椒的特有的气味,这也是他们家肉丸的一大特色。
店里的蒸米丝蒸得很熟,酱汁都被米丝吸收,好大一份!搭配上叉烧和鸡蛋可以说是学生时代幸福感满满的一件事了~
营业时间 06:00-14:00,16:30-20:00
文华阁,一家在八中对面开了24年的老店,因为消费较高,成了很多学子偶尔吃一次的奢侈场地。
这个干炒牛河,一拿过来,真的好香,牛肉很嫩,河粉很入味,一盘分量很足,难怪身边的同学对它念念不忘,后悔以前没把攒的零花钱花在吃上!
那时候学习小组很有冲劲地学习,很真实的目的就是想要被老师带出去吃好吃的,有点儿年底冲kpi的感觉~这个煎蛋菠萝油和西多士上来的时候,真的是记忆里的味道和样子了~
店里的鲜榨果汁是夏天一大最爱,特别是西瓜汁,我想应该没有人可以抗拒~不管春夏秋冬,饭点过后,9+8总是围着一群学生,咸柠七、柠檬茶…这些都是青春的记忆呀~
记得以前下晚修后经常几个同学一起跑出来,买一份热气腾腾的丸子煲,加上番茄酱或者甜辣酱,咬一口,再咪一口汤,整个身子都暖暖的~
我问阿叔在这里几年了,他想了想说:“13年了,我们把青春留在了这里。” 什么时候约着回去,干一杯9+8~ 不要忘记说一声:“阿叔/阿姨,我回来了~”
杰来就开在科教书店的旁边,每天都会有很多学生或者上班族在这里买面包。
店里的奶香小面包一袋8个,蓬松柔软,每次我都很恶趣味得把它压扁吃。还有这个菠萝包,吃的时候一定要拿手捧着,不然酥皮掉了一地,就要被值日的同学打了~
在八中上学那些年,新利香绝对是大家买甜点和蛋糕的首选之地,门店大,品种多让它的味道一直被记着,重新装修的店面更加敞亮了,一进门就被浓浓的烘焙味道给吸住了~
记得以前每次来,看的眼花缭乱,这个想吃,这个也想吃,然后就全买了,毕竟高三那会儿最不怕的就是长胖了~
#滚滚有话说#
八中周围的美食太多了,曾经听说有人是为了吃才来八中的,我想这对于美食爱好者确实是一大诱惑,毕竟换着吃可以一个星期不重样!这谁顶得住~
时光流逝,街边的行道树黄了又绿,这些老店伴着一批批八中学子成长,岁月斑驳了他们的样子,但不变的还是那句:“又来啦~”
长大的我们,去了更远的地方,尝了不同的美食,也许这里的味道已经不足以让你惊艳,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一直记得,这些店陪着我高考,陪着我慢慢长大,陪着我过青春…
找个时间吧,约上你曾经的“饭友”,再吃一次这些八中的“校外食堂”,听听阿叔阿姨记忆里的你,和他们说一句: 谢谢你们把青春留在我们的青春里 ~
法律支持 / 林志浩 巫润隆 叶雨婷律师 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
点赞+在看,一起回去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吃喝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