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黄塘吗?”
“嗯?黄糖?很甜耶”
“不,是黄塘!”
……
说到黄塘,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是那辆从黄塘开到冰塘的28路公交车?
是黄塘那个热闹非凡的集市?
还是黄塘那些数不清的美食?
大概很多人是因为黄塘电脑城而认识“黄塘”,黄塘是位于西湖边的一个老社区,它的地段很好,黄塘与丰湖书院为临,当然,离西湖也很近,住在黄塘的老居民都喜欢到西湖散步。
黄塘常住人口大约1万6千多人,同时也住着大约4500人的流动人口,它的模样仿佛远离城市之中,但不得不承认它确确确实实的存在。
穿过这条稍微狭小的道路,就进入了这个及其热闹的社区,又再次走过这条曾经走过无数次的道路,看着路上的人们人来人往,看着是这些依然熟悉的老房子…心中的感慨油然而生。
在这儿有一所为人熟知的小学——惠州市第七小学,每每上学放学时期,都可以看到学生仔们的身影,寒假来了,七小门口也变得稍稍冷清。
周围的小卖部是学生时期最难磨灭的记忆,喜欢放学后到店里购买小零食,购买上学时期的文具,这些店铺已经在学校边大概驻扎了十多年了吧,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离开,又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入学。
“黄塘,它低调却又热闹”
它低调。在黄塘绕上一大圈,从头走到尾,你会发现这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拥有20年以上的旧式居民楼,但这里却是孕育了迷人的市井风味的文化。
旧式的老房子依然住许多本地的老居民,窗台和墙体的乌黑和青苔诉说着老房子的故事,带着上世纪80、90年代的味道,恍惚之间觉得自己穿越了时空。
临近过年,偶尔还能看见阳台边上晾晒的自制腊肠,在阳光的滋润下渐渐成形。
市区内很少见的老店铺,在这里几乎都还能看见,身怀巧技的鞋匠、巧手裁缝阿姨、补轮胎、加气、配钥匙…应有尽有。
许多老式当铺安静的开着,但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板,大多数都是熟悉的面孔,静静的在店里看着眼前的电视节目,偶尔还有社区居民帮衬,这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大概很少见了吧。
里面还驻扎着一个75200部队,还有一个军事基地,每每经过都觉得特别庄严,部队和黄塘社区的居民同在,所以住在这儿也会显得特别安心。(军事基地不可拍照嘻嘻)
它热闹。村口的那片场地也是居民放松的好去处,你能看到有不少老人和小朋友会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清晨时光与午后时光。
偶尔会看到有人在这儿练字,写对联,不得不赞叹这位“书法家”写的一手好字,引来周围不少人围观。
那边围在一起人们到底在如火如荼地做什么呢?上前一看,原来大家都在观战呢!大概老人们最爱的还是经典的智力游戏——下棋。
热闹的莫过于在黄塘的集市,每天上午和下午,黄塘市场外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有卖生活用品、卖衣服、卖零食…等。
最常见的是水果摊,水果各式各样,春节也快到了,卖橙子、橘子的小贩特别多,价格也会比外边的便宜,附近的街坊们都会在这里购买。
这家店,每年都会是最早摆春联的那家,各式各样的红色灯笼引入眼帘,一眼望去便是最耀眼的红色,也为黄塘增添了一丝年味的气息。
黄塘市场旁有一个社区广场,每到下午都会有许多人在这儿的篮球场奔跑与挥洒冬日的汗水,还引来不少放假的学生们前来观战。
当然这里也拥有一条通往惠州西湖的“秘密通道”,这在黄塘可是公开的秘密啦,许多居民会走到西湖散步,感受西湖的风景之外,还能静静享受美景带来的愉悦感。(想知道的宝宝可以问我哦~)
陈波 30岁,居住3年
“我喜欢猪脚粉啊,旺旺饼屋的糖水,还有螺蛳粉!”
黄塘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吃货的小天堂,从早餐到宵夜,几乎每一家店都是住在这里的居民的心头好,当然有很多店铺也是出了名的老味道。
说到早餐店,光头佬饺子店可是伴随着学生时代的老店,那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有,每次经过都会买上一盒。
除了有人们熟知的玉米饺子,还有紫菜卷、干蒸、脆皮肠、肉丸,按斤算,告诉老板娘自己喜欢吃的种类,她便会帮你打包好,如今吃起来还是当年的那个味。
将热热的饺子、紫菜卷捧在手中,边走边吃,趁热用牙签挑上一个放入口中就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满足。
还有一家必须打卡的早餐店,鑫华早餐店,店里的猪脚粉最为出名,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专程跑到这里吃一碗热腾腾的猪脚粉,可惜这次摄影师小哥哥睡太晚了!错过这碗让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猪脚粉。(来晚了就吃不到啦!)
所以我们吃了开在七小旁的潮汕汤粉,这家店从早上到中午几乎都是满坐,客人们陆续有来,店里比较出名的也是汤粉类,也有云吞和粥。
“老板娘,来一份肉丸猪脚河粉!” “好!” 每天这里都会伴随着客人与老板娘的应和中上演一出的好戏。
每一份汤粉8元到12元不等,这里的猪脚也是每天新鲜卤制,所以他的猪脚口感很入味,猪脚焖得嫩嫩滑滑,入口很容易咬开。
中午最不能错过的是这家螺蛳粉,还记得当年不太喜欢螺蛳粉的味道,闻起来臭臭的,然而却因一次尝试,意外的爱上了螺蛳粉。
它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了工商银行的旁边,但人气依然不会退减,许多居民都会带上自家的小朋友过来吃,最经典当然是素螺蛳粉,不过你也可以加蛋、叉烧等来丰富你的午餐。
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华丽的碗筷,就这普通的铁碗装着的是一个满满回忆,它的分量依然充足,会吃的人都会配上一瓶绿全西番莲,可是我怎么记得以前是叫绿雅呢?
黄塘出名的还有这家客香鸡盐焗食品店啦,这家店至少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年红遍惠州的盐焗鸡爪,你还记得吗?
其实现在很多人路过黄塘时都会带上一份,一般会买半斤,它的鸡爪的味道和别家大有不同,每一只都实而有肉。
最喜欢的还是蘸上它家的秘制蒜头醋,酸酸辣辣,吃起来十分带劲。
这家老店我相信很多宝宝都知道——旺旺饼屋,这家糖水店有些年头了,店里除了卖糖水还会卖一些不同的蛋糕和点心。
店铺下午才开门,开门不到10分钟,陆续便有客人到店喝糖水,推荐它家的芝麻糊,只有冬天才会有,纯手工制作,很少地方可以吃到这么正宗的芝麻糊了。
店里的糖水都是放满了料,每一口都能喝到店铺满满的心意,经典的红豆糖水和木瓜雪耳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价格也是绝对良心,5元到6元不等。
别忘了它家的糯米糍,1.5元1个,红豆沙馅的,配上糖水可是一级好吃。
黄塘村门口的卖豆花的阿姨每天都会来,卖的是我们儿时甚至是现在都最爱的豆花,2元就能吃到一碗嫩滑的豆花,淡淡的甜味直入心房。
还有这个每天下午都在的牛杂阿叔,经过时还能闻到牛杂的飘香。
李伯,68岁
“老啦,平时没事就会出来这里走走,看看别人下棋。”
做这么多年来,黄塘社区也变化了不少,小时候最爱的元丰豆浆已经不在,那时的早餐都让它家的肠粉给包下了,但至今那颗榕树依然茂盛。
而榕树下饭店依然低调的开着,小小的窗口,摆放着不同的腊味,依然会有附近的居民去吃,依然是那个不变的味道。
这儿最新的房子依然是市场上的那一片,这样看起来却有些格格不入,这次回来,看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新店,也有许多依然屹立不倒的老店,却让然突然间怀念小时候的生活。
黄塘社区,虽老旧但有活力,每一个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都样样俱全,它稳重而热闹,原来生活可以这样静好,离开黄塘虽然已经有7年了,但每每回来后你会发现,这样简单的一个社区竟有如此韵味。
离开时,我们去逛了一圈黄塘电脑城,这里可谓是见证PC时代兴起和衰败的地方,这里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和青春,也是很多人奋斗过的地方。
如今的电脑城已没有了当年的人声鼎沸,变得十分冷清,这里依然有不少商户在这儿驻扎卖电脑以及配件,经过店铺门口时,店员依然很热情的问你:想要配什么电脑?
而电脑城斜对面的西湖边的那片空地,依然可以看见这个擦鞋的阿姨,没有客人时稍微打会儿盹。
西湖边的静谧的湖水
郁郁葱葱的年轮绿树
从早层忙碌到夜晚的人们
这个人情味浓郁的地方
你还记得吗?
#你和黄塘社区有什么回忆和故事呢#
欢迎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哦
插画 /曾小九
摄影 / 和森
法律支持 / 林志浩 巫润隆 律师 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
▼波妮私人微信上线啦▼
想了解更多
美食资讯和波妮私人打卡店铺介绍,来撩~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吃喝惠州